-
**为什么“平局”背后,常州正在甩开淮安?这组数据太扎眼!**
“淮安0:0常州”——这冰冷的比分乍看平分秋色,却像一根刺,扎进了多少淮安人的心里?表面波澜不惊,水面之下,一场关乎城市前途的激烈角力正残酷上演。当我们拨开“平局”的迷雾,一组数据将揭示令人坐立难安的真相:常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在发展的赛道上将淮安越甩越远!
看筋骨——**GDP的差距已从5年前的“追赶”变成1500亿的“鸿沟”**。常州2024年GDP剑指万亿门槛,淮安尚在5000亿关口奋力攀爬。这数字背后,是产业能级的残酷分野。
看血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常州以近4000家的绝对优势碾压淮安**。新能源“发储送用”生态圈在常州已然闭环,动力电池产能冠绝全球;“新三样”出口如火如荼。反观淮安,传统产业转型的包袱沉重,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雷霆万钧的爆发力。
看活力——**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淮安的近3倍**!真金白银的底气,让城市更新、人才争夺、科创孵化拥有了“钞能力”。而淮安,仍在为基本公共服务与重大项目投资的平衡苦苦腾挪。
“0:0”的表象,掩盖不了发展动能上的“代际差”。常州胜在**“敢”与“聚”**——敢押注未来赛道,聚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它用十年孤注一掷,终将新能源的“冷灶”烧成燎原之火。淮安则困于路径依赖与地理区位的双重挑战,**转型之痛更切肤,破局之路更崎岖**。当常州以“新能源之都”的名号闪耀世界舞台时,淮安仍在奋力摆脱“苏北洼地”的陈旧标签。
“0:0”的比分牌,不该是麻痹自我的安慰剂,而应是唤醒奋起直追的刺耳警钟!城市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差距不是终点,而是淮安必须背水一战的起点——**唯有打破思维“围城”,以超常规魄力拥抱新质生产力,才能将“追赶”二字,真正刻进未来的城市基因。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