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当地流传着许多历史传说,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
1. "马陵道的故事":马陵道是淮安境内的一条古道,相传战国时期,齐王田单曾在此设下马陵道之计,大败魏国。马陵道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智谋和计谋的传说。
2. "淮上之战":淮上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战役之一,曹操在此大败袁绍,确立了他在北方的霸主地位。淮安作为古战场,留下了许多关于这场战役的传说和故事。
3. "韩信点兵":相传淮安是西汉名将韩信的故乡,关于韩信的故事在淮安流传甚广。其中“韩信点兵”就是一个著名的传说,讲述韩信如何巧妙地利用兵法,用最少的兵力战胜敌人。
4. "洪泽湖的传说":洪泽湖是淮安的重要水域,关于洪泽湖的传说很多,如“洪泽湖的传说”、“洪泽湖的龙宫”等,这些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5. "乾隆下江南":清朝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巡视,淮安作为江南重镇,留下了许多关于乾隆皇帝的传说,如“乾隆游淮安”、“乾隆赏赐淮安”等。
这些传说反映了淮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举报 -
老淮安传说一则《娃娃井》
只要是住在老淮安和平路上的老居民都知道以前淮安最热闹的地方有中洲、大闸口、东长街、花街、石码头等一些地方,这些地方都在老人们的脑海里,这些地方记忆这很多老淮安的故事。
现在东长街没有了,石码头变成了承德路、中洲开发成景区、花街也改造了,城市是一定要发生变迁的,随着时间流逝,一些老故事和传说也会慢慢湮没在新城的建设里,今天特地记录下我奶奶跟我讲过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淮安这个地方比现在淮安的地位高多了,韩信当年做过淮阴侯,隋唐开始兴盛,宋元时期得到更大发展,明清达到鼎盛,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淮安一直是这条经济命脉(漕运/盐运)最重要的枢纽之地,是一个南北通衢,商贾云集,店铺连着店铺十几里路,尤其在大闸口、石码头更是热闹非凡,连我小时候都记得石码头街上家家都是老式的木门,散发着久远的气息和当年的辉煌;
故事从崇帧皇帝最后的那几天说起吧;大明福王最小的儿子朱由崇品学兼优、为人低调、乐善好施、善待百姓、不争王位,只喜欢品读诗书,吟诗作画,崇祯皇帝得知后特别想见见这个特立独行、名声在外的朱由崇,并有意册封为郡王,因此下圣旨招朱由崇进攻面圣接受册封;
圣旨一到,福王不敢怠慢,立即准备一切进京上贡之物,特地准备了一对金娃娃准备贡献给崇祯皇帝,千万别小看这对金娃娃,传说这对金娃娃是从姜子牙兴周灭商的时候,从师父元始天尊那里得来的宝贝,元始天尊告诉姜子牙:娃娃一出,恶人必哭,盛世一到,娃娃不闹,要姜子牙好好保管,不得落入坏人之手!随后的几千年里,只要这对金娃娃一面世,马上就会有改朝换代、恶人受到惩罚的事件发生,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时候,2个金娃娃就消身匿迹难寻其踪;
这次老福王将朱由崇叫到身边说,一定要把这对金娃娃务必交到皇帝手中,金娃娃一定可以保佑我大明朝的,惩治满清的努尔哈赤,只要保住山海关不失,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可以安抚下来,再保我大明朝江山200年,一定一定要记住,只能交给皇帝本人,陕西到北京的大路已经被农民军阻塞,走小路2个月也能到北京城,明天带两个贴身随从不用王府的车架太招眼了,换成普通农民的衣服,雇一辆大车放一口棺材,把贡品和金娃娃藏在里面,用一些臭鱼烂心盖在上面,遇到盘查可以说运送得病的亲人回原籍安葬,不会有人打开棺材的,朱由崇一一答应记在心里;
第二天按照老福王的安排,带两个听话的随从三匹马一辆大车就出发了,一路险阻不必细说,兜兜转转往北京城进发,路上饿殍遍野,千里赤地,农民军也不管不顾,还杀人取乐,毫无人性毁灭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缺少军粮的时候还拿婴儿充饥,路上还有噩耗传来:老福王被李自成亲自下令做成了福禄羹,犹如晴空霹雳一样,朱由崇本来想将金娃娃奉献给李自成的想法彻底打消了,也只期望尽快将金娃娃交给皇帝本人了;
朱由崇就这样怀着复杂情绪来到北京城不远的地方,得知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围困北京,无法进城,朱由崇进退两难,进,进不去,回,回不去!
待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