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450万人、七千亿级经济体量,把“散装江苏”的县域竞争,直接摆成了一张均衡发展的棋盘。
昆山的故事是极致密度:200万人口塞满高端制造,一条沪昆线把产业、资本、人才吸得滴水不漏。
淮安则反着来,面积更大、人口更散,不靠单点爆发,而是让八个区县各自认领角色:清江浦做“小上海”拉服务,洪泽抱湖卖风景,涟水、盱眙、金湖把农业变成工业的后花园。
这套打法避开同质化内卷。
昆山一升,全链跟着跳;淮安把风险切成八份,任何一条赛道塌房,还有七块垫背。
2024年GDP增速7.1%,第二、三产业同步跑过7%,数据说明“散装”也能形成合力。
更深一层,淮安把老龄化压力转成机会。
65岁以上占16.42%,却同步砸钱做康养、文旅、绿色制造——人多的地方修,人少的湖区铺民宿,劳动力缺口让数字化、自动化更快落地。
昆山靠上海外溢,淮安用内生循环,两种生存逻辑,没有高低,只有阶段。
接下来的悬念是:当昆山逼近土地天花板,淮安的“棋盘”能否把溢出产业接下?
县域均衡到底是缓兵之计,还是下一轮江苏增长的底牌?
欢迎留言,把答案写在评论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