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没有进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经济发达地区组成。淮安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 "地理位置":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与长三角核心区域如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地理位置相对较远。虽然淮安靠近长三角,但并不是其核心区域。
3. "交通网络":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城市之间交通网络密集,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发达。淮安虽然也有一定的交通网络,但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交通网络的密度和便捷性还有待提高。
4. "产业布局":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城市产业布局相对完善,产业链条较为完整。淮安的产业布局相对单一,产业升级和转型还需进一步加强。
5. "政策因素":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虽然淮安也得到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在政策层面,其进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总之,淮安没有进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因素的作用。不过,淮安仍然在努力发展,争取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举报 -
这个应该没有定论。
2016版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已批复很久了,至今未公布内容。
开始说覆盖30多个地级市,后来又冒出一个26城的说法。
30城说法
上海 (1市)
江苏 (13市): 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通、扬州、泰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徐州、宿迁
浙江 (11市):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嘉兴、舟山、台州、金华、衢州、丽水、温州
安徽 (5市):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
26城说法:
上海 (1市)
江苏 (9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盐城
浙江 (8市):杭州、宁波、绍兴、嘉兴、金华、台州、湖州、舟山
安徽 (8市):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滁州、宣城、铜陵、池州

后来参与的专家给了一些个人看法
定量分析法
最传统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画圆,看圆圈里还包括哪些城市。除了原来划定的16个城市外,还包括了江苏的盐城、淮安,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滁州、蚌埠、六安,浙江的金华等城市。
综合交通可达性
就是各市经公路和铁路到上海的最短距离。淮安也在范围里。
金融联系网络测度
这个东西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局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分析,结果发现,原来的16个城市与上海的金融联系最为紧密,此外也包括淮安。
经济引力强度模型
分析各城市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之间的人口和GDP、邮电业务量、公路货运量、社会用电量等规模数据间的相互作用程度。
通过万有引力模型计算分析发现,淮安比不上盐城。
个人猜测应该是盐城的沿海优势赢了淮安,所以在2016年,盐城纳入长三角,淮安的申请还是没有被批准。

举报 -
举报


